【注安實務化工安全簡答題】
甲化工廠位于A市郊區,距離市區15km,主要生產合成氨。生產輔助系統的設備及設施有:12t/h鍋爐5臺,10kV配電站一座,叉車15輛,電梯3座,5t起重機2臺,廠內運輸車輛8輛;維修車間有:砂輪機3臺,氧氣瓶和乙炔瓶若干,電焊機5臺,5m的移動平臺,鉆床2套,車床1套。
2015年企業擴大產能,開始新建一合成氨項目。為保證安全,企業委托設計單位進行了安全設施設計,按照規定,企業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出了審查申請并審批通過。該項目竣工后,該企業又委托某評價機構進行了安全設施竣工驗收評價。在評價及安全檢查過程中,發現可燃、有毒氣體探測器安裝高度距離地坪均在0.3—0.6m;此外還發現合成氨安全控制未達到相關要求。甲化工廠針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了積極整改。
針對合成氨裝置可能出現的各類事故,甲化工廠擬制定專項應急預案。甲化工廠指定安全環保部為編制工作小組,并任命安全環保部部長李某為組長,其制定的專項預案內容中包括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處置措施。該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經甲化工廠內部論證后,由李某簽署并向企業從業人員公布,并在應急預案公布之日后的第25個工作日時向當地人民政府進行備案,同時向社會公布。之后,為檢驗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甲企業多次組織了有針對性的應急演練。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特種設備安全法》,列出該廠包括的特種設備。
2.簡述合成氨工藝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
3.簡述該化工廠在編制、實施、備案應急預案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4.甲化工廠合成氨生產裝置現場設置的可燃、有毒氣體探測器的設置是否符合規定并說明理由。
5.簡述安全評價的程序。
答案:
本題解析:
1.該廠的特種設備包括:
(1)起重機械:5t起重機2臺。
(2)電梯:電梯3座。
(3)廠內機動車輛:叉車15輛。
(4)壓力容器(氣瓶):氧氣瓶和乙炔瓶若干。
(5)鍋爐:12t/h鍋爐5臺。
2.合成氨工藝控制的基本要求如下:
(1)合成氨裝置溫度、壓力報警和聯鎖。
(2)物料比例控制和聯鎖。
(3)壓縮機的溫度、人口分離器液位、壓力報警聯鎖。
(4)緊急冷卻系統。
(5)緊急切斷系統。
(6)安全泄放系統。
(7)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
3.存在的問題有:
(1)應急預案編制小組組成成員不能僅為安全環保部。應吸收與應急預案有關的職能部門和單位的人員,以及有現場處置經驗的人員參加。
(2)不能僅僅進行論證,甲化工廠應對該應急預案進行評審,并形成書面評審紀要,且評審人員應當包括有關安全生產及應急管理方面的專家。
(3)應急預案不應由李某簽署,應由主要負責人簽署。
(4)應急預案應在公布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進行備案,甲化工廠在第25個工作日時才備案。
(5)應急預案的備案對象不是政府,而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
4.現場設置的可燃、有毒氣體探測器的設置高度不符合要求。理由:合成氨工藝中涉及的可燃氣體為氫氣,有毒氣體為氨氣,二者均輕于空氣。而檢測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或有毒氣體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宜在釋放源上方2.0m內,而不是距地坪0.3~0.6m。
5.安全評價的程序如下:
(1)前期準備。
(2)辨識與分析危險、有害因素。
(3)劃分評價單元。
(4)定性定量評價。
(5)提出安全對策措施建議。
(6)作出安全評價結論。
(7)編制安全評價報告。
微信掃描上方“安全工程師做題寶”小程序二維碼,立即使用免費安全工程師考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