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規程一般是指為保證生產工作能夠安全、穩定、有效運轉而制定的,相關人員在操作設備或辦理業務時必須遵循的程序或步驟。
旅客運輸中常見的操作規程包括行車操作規程、車輛日常檢查和日常維護操作規程、動態監控操作規程、乘務員及其他安全操作規程等。
1.客運駕駛員行車操作規程
客運企業應當制定客運駕駛員行車操作規程。操作規程的內容應當包括:出車前、行車中、收車后的操作規范,開車前向旅客的安全告知,各類路段行車注意事項,惡劣天氣的行車注意事項,夜間行車注意事項,應急駕駛操作程序,進出客運站注意事項等。
2.客運車輛日常檢查和日常維護操作規程
操作規程的內容應當包括:輪胎、制動、轉向、懸架、燈光與信號裝置、衛星定位裝置、視頻監控裝置、應急設施裝置等安全部件檢查要求和檢查程序,以及不合格車輛返修及復檢程序等。
造成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車輛技術故障主要包括制動系統故障、轉向系統故障、輪胎缺陷(輪胎質量不符合要求、前輪使用翻新輪胎、輪胎異常磨損)等。
日常安全檢查由專業技術人員或駕駛員在出車前進行,主要對車輛燈光、制動、轉向、懸架、傳動、輪胎、刮水器、油箱等重點部位和防滑鏈、三角木、應急錘、滅火器、衛星定位裝置、應急門、應急窗等安全設施(或工具)及液化、壓縮天然氣安全裝置等進行檢查。
3.客運車輛動態監控操作規程
客運企業應當制定車輛動態監控操作規程。操作規程的內容應當包括:衛星定位裝置、視頻監控裝置、動態監控平臺設備的檢修和維護要求,動態監控信息采集、分析、處理規范和流程,違法違規信息統計、報送及處理要求及程序,動態監控信息保存要求和程序等。
4.乘務員及其他安全操作規程
配備乘務員的客運企業應當建立乘務員安全操作規程。操作規程的內容應當包括:乘務員值乘工作規范,值乘途中安全檢查要求,車輛行駛中相關信息報送等。
乘務員值乘工作主要包括:
(1)執行乘務任務前,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如準確掌握客車車型、車座情況,負責車廂內清潔衛生;檢查座椅、安全帶以及應急安全設施、藥品的完好情況。
(2)組織乘客有序上車,如根據派車單和檢票記錄,清查乘客人數;檢查乘客行李,防止“三品”上車;協助乘客正確擺放行李;開車前做好安全告知,向旅客介紹注意事項及沿途停靠站點;督促乘客正確使用安全帶。
(3)途中照料乘客,維護乘車秩序,并協助駕駛員做好應急安全處置。值乘途中對中途上車乘客的行李進行檢查,禁止“三品”上車。認真清點上車人數,嚴禁超載、防止漏乘。
在車輛行駛中報告車輛異常運行的相關信息,如行駛中遇到治安事件、乘客突然生病等。
(4)在汽車客運站和途中休息區組織乘客安全有序上、下車。
影響駕駛員操作行為的因素還有很多,保持車輛良好技術狀況的措施不僅僅是車輛日常安全檢查,還必須圍繞影響安全生產的各種因素,全方位找出所有能有效保障安全生產的各個主要工序,凡有關安全管理制度不具體的企業,都應制定有關操作規程,使安全管理制度實現可操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