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注安《安全生產管理》章節題:重大危險源
1、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0號公布,2015年修改),重大危險源配備溫度、壓力、液位、流量、組分等信息的不間斷采集和監測系統,以及可燃氣體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裝置,并具備信息遠傳、連續記錄、事故預警、信息儲存等功能。記錄的電子數據的保存時間不少于( )天。【單選】
A. 30
B. 60
C. 90
D. 180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0號公布,2015年修改)規定,重大危險源配備溫度、壓力、液位、流量、組分等信息的不間斷采集和監測系統,以及可燃氣體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裝置,并具備信息遠傳、連續記錄、事故預警、信息存儲等功能;一級或者二級重大危險源應具備緊急停車功能。記錄的電子數據的保存時間不少于30天。
2、某化工建設項目新建乙烯生產裝置,項目開始前進行預評價指出,該裝置建成投入使用后將構成重大危險源。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下列關于該建設項目管理的說法中錯誤的是()。【單選】
A. 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后完成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安全評估和分級、登記建檔工作,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B.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重大危險源存在事故隱患的,應當責令立即排除
C. 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確保該罐區與周邊單位、居民區、人員密集場所等重要目標和敏感場所之間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
D. 該罐區應配備溫度、壓力、液位、流量、組份等信息的不間斷采集和監測系統以及可燃氣體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裝置,并具備信息遠傳、連續記錄、事故預警、信息存儲等功能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A選項錯誤:應當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前完成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安全評估和分級、登記建檔工作,并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三十條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重大危險源存在事故隱患的,應當責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后,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查同意,方可恢復生產經營和使用。B選項正確。
第三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對工業(化工)園區等重大危險源集中區域的監督檢查,確保重大危險源與周邊單位、居民區、人員密集場所等重要目標和敏感場所之間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C選項正確。
第十三條?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根據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種類、數量、生產、使用工藝(方式)或者相關設備、設施等實際情況,按照下列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監測監控體系,完善控制措施:
(一)重大危險源配備溫度、壓力、液位、流量、組份等信息的不間斷采集和監測系統以及可燃氣體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裝置,并具備信息遠傳、連續記錄、事故預警、信息存儲等功能;一級或者二級重大危險源,具備緊急停車功能。記錄的電子數據的保存時間不少于30天;D選項正確。
3、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全國要構建重大危險源信息管理體系,對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實行風險預警控制,重大危險源信息管理體系分為()。【單選】
A. 國家、省二級
B. 國家、省、市三級
C. 國家、省、市、縣四級
D. 國家、省、市、縣、鄉五級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構建國家、省、市、縣四級重大危險源信息管理體系,對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實行風險預警控制,有效防范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4、如果一種危險物具有多種事故形態,且它們的事故后果相近,則按統計平均原理估計事故后果。這種評價事故后果的原則是( )。【單選】
A. 最大危險原則
B. 概率求和原則
C. 平均概率原則
D. 最小傷害原則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為了對各種不同類別的危險物質可能出現的事故嚴重度進行評價,根據下面兩個原則建立了物質子類別同事故形態之間的對應關系,每種事故形態用一種傷害模型來描述。這兩個原則是:
(1) 最大危險原則。如果一種危險物具有多種事故形態,且它們的事故后果相差大,則按后果最嚴重的事故形態考慮。
(2) 概率求和原則。如果一種危險物具有多種事故形態,且它們的事故后果相差不大,則按統計平均原理估計事故后果。
故選B。
5、重特大事故預防控制技術支撐體系框架主要由( )組成。【多選】
A. 重大危險源的辨識登記、申報或普查
B. 土地使用與廠礦選址安全規劃
C. 企業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管理
D. 應急救援系統
E. 重大危險源的核準
參考答案:ABCD
參考解析:重特大事故預防控制技術支撐體系框架:
(1)重大危險源的辨識登記、申報或普查。
(2)重大危險源安全(風險)評價。
(3)企業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管理。
(4)應急救援系統。
(5)土地使用與廠礦選址安全規劃。
(6)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的監督監管。
故選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