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安實務化工安全簡答題】
A市某一化工園區內,共有甲、乙、丙、丁、戊五家企業,其中甲廠規模最大,且乙、丙、丁、戊四家工廠均與之相鄰,考慮到該化工園區火災、爆炸、中毒和環境污染危險,該市編制了《A市危險化學品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在此預案頒布后,該市在甲化工廠組織了一次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以下是應急救援演練相關情況:
模擬事故:甲化工廠液化石油氣儲存罐發生嚴重泄漏,泄漏液化石油氣對附近企業和行人構成威脅,如發生爆炸會造成供電線路和市政供水管道嚴重損壞。
演練地點:甲化工廠廠區內。
演練參與人員:市領導,市應急辦、安監、公安、消防、環保、衛生等部門相關人員,甲化工廠有關人員,有關專家。
演練過程:2012年4月9日上午9時26分,甲化工廠主要負責人接到液化石油氣罐區員工關于罐區發生嚴重泄漏報告后,啟動了甲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同時向市應急辦報告。市應急辦立即報告市領導,市領導指示啟動A市危險化學品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按照預案要求,市應急辦通知相關部門、救援隊伍、專家組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市領導到達事故現場時,消防隊正在堵漏、控制泄漏物,醫務人員正在搶救受傷人員。市領導簡要聽取甲廠主要負責人匯報后,指示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并采取相應應急處置措施。為了減小影響,沒有通知相鄰化工廠。11時24分,現場演練結束,市領導在指揮部進行了口頭總結后,宣布演練結束。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應急預案演習基本分類有哪些?
2.說明此次應急救援演練現場應采取哪些應急措施。
3.說明此類事故應急響應階段應做主要工作。
4.指出此次應急救援演練存在主要不足之處。
答案:
本題解析:
1.根據應急演練組織方式、演練內容和演練目、作用等,可以對應急演練進行分類,目是便于演練組織管理和經驗交流。應急預案演習可以根據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1)按組織方式及目標重點不同,可以分為桌面演練和實戰演練。
(2)按演練內容不同,可以分為單項演練和綜合演練。
(3)按演練目和作用不同,可以分為檢驗性演練、示范性演練和研究性演練。
不同演練組織形式、內容及目交叉組合,可以形成多種多樣演練方式,如:單項桌面演練、綜合桌面演練、單項實戰演練、綜合實戰演練、單項示范演練、綜合示范演練等。
2.此次應急救援演練現場應采取應急措施有:
(1)此次應急救援演練可能發生火災,故應采取火災報警措施;
(2)采取疏散人員緊急措施,在情況緊急時,應首先確保人員安全,迅速組織人員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再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現場;
(3)采取隔斷電源和火源應急措施,控制住事故現場,防止事態擴大;
(4)采取阻止油品繼續泄露措施,根據化學品、油品性質進行堵漏、稀釋、收集等分類處理。
3.應急響應是應對突發事件關鍵階段、實戰階段,考驗著政府和企業應急處置能力,尤其需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要提高快速反應能力。響應速度越快,意味著越能減少損失。由于突發事件發生突然、擴散迅速,只有及時響應,控制住危險狀況,防止突發事件繼續擴展,才能有效地減輕造成各種損失。經驗表明,建立統一指揮中心或系統將有助于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2)加強協調組織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特別是重大、特別重大突發事件,需要具有較強組織動員能力和協調能力,使各方面力量都參與進來,相互協作,共同應對。
(3)要為一線應急救援人員配備必要防護裝備,以提高危險狀態下應急處置能力,并保護好一線應急救援人員。
4.此次應急救援演練存在主要不足之處有:
(1)職責分配不明確。演練參與人員包括:市領導,市應急辦、安監、公安、消防、環保、衛生等部門相關人員,甲化工廠有關人員,有關專家等。各參與人員在演練過程中都應該負有明確責任,實際演練過程中未交待清楚。
(2)通訊方面未做到及時溝通,報道。未將可能會給相鄰單位帶來危險告知相鄰化工單位。
(3)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GB18218—2009),啟動應急預案后,用人單位應立即報告當地負責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應急辦和公安、安監、環保、質檢、衛生部門,而題中只匯報了應急辦。
(4)演練后評估除采取口頭評論、書面匯報外,還應提交正式書面報告。案例中僅提到市領導在指揮部進行了口頭總結,就宣布演練結束。
(5)演練現場沒有采取很好保護措施,容易發生危險,威脅現場人員安全。
(6)演練結束后未總結演練過程中發現問題,沒有提出不足項、整改項和改進項。
微信掃描上方“安全工程師做題寶”小程序二維碼,立即使用免費安全工程師考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