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考注冊安全工程師的朋友們,是不是一想到考試科目和備考順序就頭疼?這注安考試科目不少,難度也不一樣,要是沒個清晰的規劃,備考起來就像在迷宮里亂轉,既費時間又費精力。別著急,今天咱就來好好嘮嘮注安都考哪幾門,再依據考試難度說說該按啥順序備考,讓備考之路變得明明白白。
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一共考四門,分別是《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基礎》和《安全生產專業實務》。法規這一門,就像安全生產領域的“規矩大全”,規定了各種安全生產的法律條款,是整個考試的基礎,得把里面的法律條文背得滾瓜爛熟。管理科目呢,主要是講安全生產的管理體系、方法,像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教育培訓這些內容,都得掌握,這樣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做好管理工作。技術基礎科目涉及各種安全技術和原理,比如電氣安全、機械安全等,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儲備。實務科目就比較特殊了,它分了七個專業方向,像煤礦安全、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化工安全等,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領域或者興趣來選,這門科目會把前面三門的知識綜合運用起來,考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了解了考試科目,接下來就得說說備考順序了。一般來說,建議先從法規開始學。法規的內容相對比較固定,就是那些法律條文,理解起來難度不算大,學好了還能給后面的科目打基礎。每天花兩到三個小時,堅持兩三個月,把法規里的法律條文和重點內容掌握個差不多,后面學其他科目的時候,遇到相關法律條款也能輕松應對。
法規學得差不多了,就可以開始學管理了。管理科目知識點多,而且有點抽象,但和法規的聯系比較緊密。學管理的時候,要多結合實際案例,這樣理解起來更容易。每天花三到四個小時,學三到四個月,把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教育培訓這些內容掌握好,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技術基礎科目專業性比較強,涉及的知識面也廣。建議放在管理之后學,這時候已經對安全生產有了一定的理解,學起來會更輕松。每天學三到四個小時,學四到五個月,對于一些比較難懂的技術原理,可以多找一些視頻資料看看,或者問問身邊懂技術的朋友,把原理弄明白了,學習效率會高很多。
實務科目因為是綜合性的,所以放在最后學。這門科目要求考生能靈活運用前面三門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難度相對較大。建議每天至少學四到五個小時,學五到六個月。可以先做幾套真題,感受一下考試風格和難度,再有針對性地學習。學實務的時候,要多做案例分析題,鍛煉自己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