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介紹
(一)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要求
(1)建立、健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作業人員、監護人員職責.
(2)組織制定專項作業方案、安全作業操作規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技術措施等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
(3)保證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投人,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風、檢測、防護、照明等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
(4)督促、檢查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有限空間作業的各項安全要求
(5)提供應急救援保障,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6)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二) 氣體檢測與通風
氣體檢測是保證作業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有限空間作業必須“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
(1)在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前,應對作業場所內的氣體進行檢測,以判斷其內部環境是否適合人員進入。
(2)在作業過程中,還應通過實時檢測,及時了解氣體濃度變化,為作業中危險有害因素評估提供數據支持.
(3)無論氣體檢測合格與杏,對有限空間作業都必須進行通風換氣。
(4)使用風機強制通風時,若檢測結果顯示處于易燃易爆環境中,必須使用防爆型風機.
(三)有限空間作業要求
(1)凡進入有限空間進行施工、檢修、清理作業的,施工單位應實施作業審批。未經作業負責人審批,任何人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2)有限空間出入口附近應設置醒目的警示標識,并告知作業者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夫經許可人員進入作業現場。
(3)有限空間作業現場應明確作業負責人、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不得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作業。相關人員應明確自身職責,掌握相應技能。
作業負責人應了解整個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設施、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后,授權批準作業;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終止作業。
作業人員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應與監護人員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
監護人員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全過程掌握作業人員作業期間情況,保證在有限空間外持續監護,能夠與作業人員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人員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立即呼叫應急救援服務,并在有限空間外實施緊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進入。
(4)生產經營單位委托承包單位進行有限空間作業時,應嚴格承包管理,規范承包行為,不得將工程發包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單位和個人。
(5)生產經營單位應對有限空間作業分管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進行專項安全培訓,培訓內容包括: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基礎知識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
有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安全防護設備、個體防護用品及應急救援裝備的正確使用。
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措施等
生產經營單位沒有條件開展培訓的,應委托具有資質的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工作。
(6)生產經營單位應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救援預案,明確救援人員及職責,落實救援設備器材,掌握事故處置程序,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演練,并不斷進行修改完善。有限空間發生事故時,監護人員應及時報警,救援人員應做好自身防護,配備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嚴禁盲目施救,導致事故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