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4年中級注安師的備考之旅,《生產管理》領域中受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無疑是一個既關鍵又充滿挑戰的課題。受限空間因其獨特的封閉性、通風不良及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氣體等危險因素,使得其作業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對于中級注安師而言,怎樣全面理解并有效管理受限空間作業的安全風險,是提升整體安全管理水平、確保人員安全的重要一環。然而,受限空間作業的復雜性也導致了相關知識點易混易錯,需要考生格外注意。
考點來源:第二章 第十四節 特殊作業安全管理
考點 :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
1.安全作業票管理
受限空間安全作業票有效期不應超過 24h。
2.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要求
(1)作業前,應對受限空間進行安全隔離,要求如下:
a)與受限空間連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業的管道應采用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的方式進行隔離;不應采用水封或關閉閥門代替盲板作為隔斷措施;
b)與受限空間連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業的孔、洞應進行嚴密封堵;
c)對作業設備上的電器電源,應采取可靠的斷電措施,電源開關處應上鎖并加掛警示牌。
(2)作業前,應保持受限空間內空氣流通良好,可采取如下措施:
a)打開人孔、手孔、料孔、風門、煙門等與大氣相通的設施進行自然通風;
b)必要時,可采用強制通風或管道送風,管道送風前應對管道內介質和風源進行分析確認;
c)在忌氧環境中作業,通風前應對作業環境中與氧性質相抵的物料采取卸放、置換或清洗合格的措施,達到可以通風的安全條件要求。
(3)作業前,應確保受限空間內的氣體環境滿足作業要求,內容如下:
a)作業前 30min 內,對受限空間進行氣體檢測,檢測分析合格后方可進入;
b)檢測點應有代表性,容積較大的受限空間,應對上、中、下(左、中、右)各部位進行檢測分析;
c)檢測人員進入或探入受限空間檢測時,應佩戴個體防護裝備;
d)涂刷具有揮發性溶劑的涂料時,應采取強制通風措施;
e)不應向受限空間充純氧氣或富氧空氣;
f)作業中斷時間超過 60min 時,應重新進行氣體檢測分析。
(4)受限空間內氣體檢測內容及要求如下:
a)氧氣含量為 19.5%-21%(體積分數),在富氧環境下不應大于 23.5%(體積分數);
b)有毒物質允許濃度應符合 GBZ2.1 的規定;
c)可燃氣體、蒸氣濃度要求應符合規定:
當被測氣體或蒸氣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 4%時,其被測濃度應不大于 0.5%(體積分數);當被測氣體或蒸氣的爆炸下限小于 4%時,其被測濃度應不大于 0.2%(體積分數)。
(5)作業時,作業現場應配置移動式氣體檢測報警儀,連續檢測受限空間內可燃氣體、有毒氣體及氧氣濃度,并 2h 記錄 1 次;氣體濃度超限報警時,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離人員、對現場進行處理,重新檢測合格后方可恢復作業。
【習題】某精細化工廠對 13 號車間的反應釜內部進行清洗和防腐作業,當地應急管理部門于2022 年 11 月 14 日 14:00 對其進行檢查發現:①作業開始時間記錄為 2022 年 11 月 12 日 16:00,作業時間為 1 天,11 月 13 日 12:00 對作業票進行了延期,延期 1 天;②氣體濃度監測點位于反應釜上、中、下部三處,每隔 2h 測定一次;③對反應釜采取強制通風措施;④反應釜內氧含量測試儀顯示為 18.5%。根據《危險化學品企業特殊作業安全規范》(GB30871),關于該反應釜作業過程中的做法,正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綜上所述,受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是中級注安師必須精通的領域之一。它不僅要求我們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我們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敏銳的風險識別能力。在備考過程中,我們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模擬演練、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對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的理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為受限空間作業提供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確保作業過程的安全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