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隱患的定義和分級
(1)隱患的定義
安全生產隱患是指生產經營單位(運輸企業或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等規定,或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場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生產經營單位(運輸企業或單位)是隱患治理的責任主體,生產經營單位(運輸企業或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隱患治理工作全面負責,應當部署、督促、檢查本單位或本單位職責范圍內的隱患治理工作,及時消除隱患。
(2)隱患的分級
隱患分為重大隱患和一般隱患兩個等級。
重大隱患是指極易導致(道路運輸)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且整改難度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消除的隱患。
一般隱患是指除重大隱患外,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隱患。
2.道路運輸隱患表現形式
人、車、法、物、環五個方面
人——人的不安全行為;
車——運輸車輛的不安全狀態;
法——制度管理上的缺陷;
物——物的不安全狀態;
環——作業環境不符合要求。
(1)人的隱患表現(主要為駕駛員和押運員)
1)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違章作業;
2)技術水平、身體狀況等不符合崗位要求的人員上崗作業;
3)對習慣性違章操作不以為然,對隱患的存在抱有僥幸心理;
4)不正確佩戴個人安全防護用品或放棄不用等;
5)不積極參加安全培訓。
(2)車輛的隱患表現
1)車輛自身的安全防護裝置缺少、不全或長期損壞待修;
2)車輛的設計存在缺陷,容易導致造成事故;
3)危險品運輸車輛安全防護裝置的質量存在缺陷,起不到防護作用;
4)車輛缺乏定期維護,沒有維護記錄或記錄不全;
5)車載消防器材不合格或己過期,特種設備己過檢驗期或未檢驗使用。
(3)管理上的隱患表現
1)安全生產相關規章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2)管理者自身安全素質不高,只重視生產而對事故隱患視而不見、監管不力;
3)員工因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訓而導致安全意識不強;
4)安全管理中不按制度辦事,以人情、義氣代替規章、原則;
5)各級主管人員發現員工不安全行為時講解不清、態度惡劣、語氣蠻橫,不僅不容易使員
工認識錯誤,而且會讓員工產生逆反心理,繼續違章;
6)勞動組織不合理;
7)沒有事故防范和應急措施,或者不健全;
8)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力,經費不落實。
(4)物的隱患表現
1)危貨品的裝載方法不當;
2)罐體等容器與危貨品不相匹配;
3)危貨品封裝不當;
4)危貨品超載裝運;
5)危貨品與其他貨物混裝。
(5)作業環境的隱患表現
1)危貨品裝車環境不良,溫度過離或過低、通風不良;
2)各類安全警示、指示標志缺少、不明確或指示混亂;
3)運輸線路規劃和運輸時機選擇不當;
4)道路環境隱患,如道路設計隱患、交通管理隱患等。
3.道路運輸隱患排查具體范圍
(1)經營資質。
(2)人員資質及設備設施標準。
(3)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合規性。
(4)掛靠或代管運輸設備安全管理。
(5)設備設施及作業場所、作業活動安全管理。
(6)人員安全管理。是否通過培訓、教育、檢查及獎懲等各項措施落實安全文化建設。
(7)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
(8)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9)事故管理。
4.道路運輸隱患排查的方式和方法
(1)隱患排查的方式
1)綜合檢查。綜合檢查是以落實崗位安全責任制為重點,各部門共同參與的全面檢查。企業每年至少組織檢查或抽查一次。
2)專業檢查。專業檢查主要是對壓力容器、電器設備、機械設備、安全裝備、監測儀器、危險品等進行專業檢查,以及新車運營前、新裝備竣工及試用轉等時期進行的專項檢查。
3)季節性檢查。季節性檢查是根據各季節點開展的專項檢查。春季安全大檢查以防雷、防靜電、防解凍跑漏為重點;夏季安全大檢查以防暑降溫、防食物中毒、防臺風、防洪防汛為重點;秋季安全大檢查以防火、防凍保溫為重點;冬季安全大檢查以防火、防爆、防凍、防滑為重點。不同類型的營運車輛,季節性檢查的重點應注意。
4)節假日檢查。節假日檢查主要是節前對安全、保衛、消防、生產設備、備用設備、應急預案等進行檢查,應做好營運客車的節假日檢查工作。
5)日常檢查。日常檢查包括班組、崗位員工的交接班檢查和班中巡回檢查,以及基層單位領導和生產、設備、安全等專業技術人員的經常性檢查。各崗位應該嚴格履行日常檢查制度,營運車輛的日常檢查應加強指導。
(2)隱患排查的方法
安全檢查表法(SCL,當進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時又稱 SCA,safetychecklistanalysis)是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最直接、最簡單、最便于發動全員參與的方法。
安全檢查表法是依據相關的標準、規范,對工程、系統中已知的危險類別、設計缺陷以及與一般工藝設備、操作、管理有關的潛在危險性和有害性進行判別檢查。適用于工程、系統的各個階段,是系統安全工程的一種最基礎、最簡便、廣泛應用的系統危險性評價方法。
安全檢查表的編制主要是依據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國家、地方的相關安全法規、規定、規程、規范和標準,行業、企業的規章制度、標準,以及企業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2)國內外行業、企業事故統計案例,以及經驗教訓。
(3)行業及企業安全生產的經驗,特別是本企業安全生產的實踐經驗,引發事故的各種潛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絕或減少事故發生的成功經驗。
(4)系統安全分析的結果,如采用事故樹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為防止事故控制點源列入檢查表
5.事故隱患整改及報告
對于一般事故隱患,可以由道路運輸企業(車間、分廠、區隊等)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對于重大事故隱患,企業除依照規定進行書面報送外,還應當及時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其中,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
(1)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
(2)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
(3)隱患的治理方案。
顯然,由于重大事故隱患可能會導致重大人身傷亡或者重大經濟損失,因此必須落實到具體人員進行整改落實。對于重大事故隱患,企業主要負責人應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治理的目標和任務;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經費和物資的落實;
(4)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
(5)治理的時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6.安全隱患的基本處理程序
安全隱患的處理程序大致包括“登記一整改一復查一銷案”四個環節。按照“定時間、定負責人、定資金來源、定完成期限”這“四定”原則,落實隱患處理具體要求。
3)整改復查
明確整改復查驗收的方式、需要復查的內容和記錄要求。復查驗收方式根據隱患的級別而定。
對于一般隱患可以由整改部門負責人進行復查后報上級部門核查,或者由上級部門進行復查。對于重大隱患,則需要由公司的安全生產委員會或者上級主管部門聯合復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