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重機械事故特點
1.事故大型化、群體化;
2.事故類型集中,一臺設備可能發生多起不同性質的事故;
3.事故后果嚴重,只要是傷及人,一般不是重傷就是死亡;
4.傷害涉及的人員可能是司機、司索工等;
5.在安裝、維修和正常起重作業中都可能發生事故,起重作業中發生的事故最多;
6.事故高發行業中,建筑、冶金、機械制造和交通運輸等行業較多;
7.重物墜落是各種起重機共同的易發事故;汽車起重機易發生傾翻事故;塔式起重機易發生倒塔折臂事故;室外軌道起重機在風載作用下易發生脫軌翻倒事故;大型起重機易發生安裝事故等。
二、起重機械事故發生原因
1.重物墜落;
2.起重機失穩傾翻;
3.金屬結構的破壞;
4.擠壓;
5.高處跌落;
6.觸電;
7.其他傷害
三、起重機械事故應急措施
1.由于臺風、超載等非正常載荷造成起重機械傾翻事故時,應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和起重機械制造、維修單位維保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施救。
2.發生火災時,應采取措施施救被困在高處無法逃生的人員,并應立即切斷起重機械的電源開關,防止電氣火災的蔓延擴大;滅火時,應防止二氧化碳等中毒窒息事故的發生。
3.發生觸電事故時,應及時切斷電源,對觸電人員應進行現場救護,預防因電氣而引發火災。
4.發生從起重機械高處墜落事故時,應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再次發生高處墜落事故。
5.發生載貨升降機故障,致使貨物被困轎廂內,操作員或安全管理員應立即通知維保單位,由維保單位專業維修人員進行處置。維保單位不能很快到達的,由經過訓練的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的作業人員,依照規定步驟釋放貨物。
四、典型起重機械事故機器預防
1.重物失落事故常見的失落事故有以下幾種類型:①脫繩事故;②脫鉤事故;③斷繩事故;④吊鉤斷裂事故。
●脫繩事故的主要原因:重物的捆綁方法與要領不當,造成重物滑脫;吊裝重心選擇不當,造成偏載起吊或吊裝中心不穩,使重物脫落;吊載遭到碰撞、沖擊而搖擺不定,造成重物失落等。
●脫鉤事故的主要原因:吊鉤缺少護鉤裝置;護鉤保護裝置機能失效;吊裝方法不當,吊鉤鉤口變形引起開口過大等。
●起升繩破斷的主要原因:超載起吊拉斷鋼絲繩;起升限位開關失靈造成過卷拉斷鋼絲繩;斜吊、斜拉造成亂繩擠傷切斷鋼絲繩;鋼絲繩因長期使用又缺乏維護保養,造成疲勞變形、磨損損傷;達到或超過報廢標準仍然使用等。
●吊裝繩破斷的主要原因:吊鉤上吊裝繩夾角太大(>120°),使吊裝繩上的拉力超過極限值而拉斷;吊裝鋼絲繩品種規格選擇不當,或仍使用已達到報廢標準的鋼絲繩捆綁吊裝重物,造成吊裝繩破斷;吊裝繩與重物之間接觸處無墊片等保護措施,造成棱角割斷鋼絲繩。
●吊鉤斷裂事故的原因:吊鉤材質有缺陷;吊鉤因長期磨損,使斷面減小;已達到報廢極限標準卻仍然使用或經常超載使用,造成疲勞斷裂。
2.擠傷事故
擠傷事故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吊具或吊載與地面物體間的擠傷事故;②升降設備的擠傷事故;③機體與建筑物間的擠傷事故;④機體回轉擠;⑤翻轉作業中的擠傷事故。
3.墜落事故
墜落事故的情況主要包括:①從機體上滑落摔傷事故;②機體撞擊墜落事故;③轎箱墜落摔傷事故;④維修工具零部件墜落砸傷事故;⑤振動墜落事故;⑥制動下滑墜落事故。
4.觸電事故
觸電事故的情況包括:①室內作業的觸電事故;②室外作業的觸電事故;③觸電安全防護措施。
5.機體毀壞事故機體毀壞事故的情況包括:①斷臂事故;②傾翻事故;③機體摔傷事故;④相互撞毀事故。
6.起重機械事故的預防措施
(1)加強對起重機械的管理;
(2)加強對起重機械操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提高操作技術能力和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
(3)起重機械操作過程中要堅持“十不吊”原則
①指揮信號不明或亂指揮不吊;②物體質量不清或超負荷不吊;③斜拉物體不吊;④重物上站人或有浮置物不吊;⑤工作場地昏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及指揮信號不吊;⑥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時不吊;⑦工件捆綁、吊掛不牢不吊;⑧重物棱角處與吊繩之間未加襯墊不吊;⑨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損傷時不吊;⑩鋼(鐵)水裝得過滿不吊。
一、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事故發生原因
1.車輛安全技術狀況不良
(1)車輛的安全裝置存在問題。
(2)蓄電池車調速失控,造成飛車。
(3)舉升裝置鎖定機構工作不可靠。
(4)安全防護裝置,如制動器、限位器等工作不可靠。
(5)車輛維護修理不及時,帶病行駛。車輛制動不合格,個別車輛一點制動也沒有,還在行駛。
2.駕駛員安全技術素質不高
3.場(廠)內作業環境復雜
4.管理不到位
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事故應急措施
1.車輛一旦肇事,駕駛員應努力減少事故損失,配合有關部門及人員做好以下工作:
①迅速停車,積極搶救傷者,并迅速向主管部門報告。
②要搶救受損物資,盡量減輕事故的損失程度,設法防止事故擴大。
③在不妨礙搶救受傷人員和物資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保護好事故現場。
2.事故單位的領導或主管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人員搶救傷員、物資,保護好事故現場,根據人員的傷勢程度,按規定程序逐級上報。
事故單位的安全管理部門,可在不破壞事故現場的情況下,對現場初步進行勘察,尤其是在主要干路上易被破壞的痕跡,物品的勘察應抓緊進行。
事故現場勘察主要有下列幾項內容:①保護現場;②尋找證人;③看護肇事者;④測量事故現場。
一、客運索道事故特點
(1)事故大型化、群體化,客運索道一旦出現故障,可能造成人員被困、墜落等事故。
(2)事故后果嚴重,社會影響惡劣。
(3)傷害涉及的人員可能是游客和索道運行范圍內的其他人員。
(4)在安裝、維修和運行中都可能發生事故。
(5)與氣候、天氣有關。
二、客運索道事故發生原因
(1)設計上不合理
(2)制造上有誤差。焊接質量差、潤滑油選擇不當以及各部分的裝配發生錯誤都會涉及安全問題。
(3)質量控制不到位。在索道設備出廠前及定期檢修時,必須對安全上至關重要的零部件如鋼繩、抱索器等進行無損探傷檢查。
(4)安裝和裝配上出現差錯。
(5)維護和檢修不正常。對索道系統中重要零件必須進行預檢。
(6)操作規程不合理。
(7)操作人員對操作規程了解不全面。
三、客運索道事故應急救援
1.救護設備安全要求
救護設備應按以下要求存放,并進行日常檢查:
(1)檢查所有的救護設備是否選用正確無誤并處于最佳狀態,特別對繩索、安全帶、保護索等。
(2)平時不用時要把救護設備分類保存好以備及時使用。
(3)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營救演練,以觀察每個部件是否保持其原有性能,對各種索具也不應當超時使用,要及時更換。
(4)當營救設備每次使用后或者演習之后,一定要把索具鋪展開來,檢查其有無打結和損壞等,然后再收藏好。
(5)凡是營救用品只準在營救時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ps:大型游樂設施事故進行簡單的了解即可。
【單選】1.下列關于起重機械事故特點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事故大型化、群體化
B.一臺設備可能發生多起不同性質的事故
C.事故后果嚴重,只要是傷及人,往往是惡性事故,一般不是重傷就是死亡
D.塔式起重機易發生安裝事故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重物墜落是各種起重機共同的易發事故;汽車起重機易發生傾翻事故;塔式起重機易發生倒塔折臂事故;室外軌道起重機在風載作用下易發生脫軌翻倒事故;大型起重機易發生安裝事故等。
【單選】2.下列關于起重機械事故應急措施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由于臺風、超載等非正常載荷造成起重機械傾翻事故時,應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和起重機械制造、維修單位維保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施救
B.發生火災時,應采取措施施救被困在高處無法逃生的人員,并應立即切斷起重機械的電源開關,防止電氣火災的蔓延擴大
C.發生觸電事故時,應及時切斷電源,對觸電人員應進行現場救護,預防因電氣而引發火災
D.發生載貨升降機故障,致使貨物被困轎廂內,操作員或安全管理員應立即通知現場有經驗的工作人員進行施救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發生載貨升降機故障,致使貨物被困轎廂內,操作員或安全管理員應立即通知維保單位,由維保單位專業維修人員進行處置。維保單位不能很快到達的,由經過訓練的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的作業人員,依照規定步驟釋放貨物。
【單選】3.斷繩事故是指起升繩和吊裝繩因破斷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下列不屬于吊裝繩破斷主要原因的是( )。
A.斜吊、斜拉造成亂繩擠傷切斷鋼絲繩
B.吊鉤上吊裝繩夾角為125°
C.吊裝鋼絲繩品種規格選擇不當
D.吊裝繩與重物之間接觸處無墊片等保護措施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A選項是造成起升繩破斷的主要原因
【單選】4.起重機械重物墜落事故是指起重作業中,吊載、吊具等重物從空中墜落所造成的人身傷亡和設備毀壞的事故。下列情形中,會造成脫繩事故的是( )。
A.斜吊、斜拉造成亂繩擠傷切斷鋼絲繩
B.吊載遭到碰撞、沖擊而搖擺不定
C.吊裝繩與重物之間接觸處無墊片
D.吊鉤鉤口變形引起開口過大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脫繩事故的主要原因:重物的捆綁方法與要領不當,造成重物滑脫;吊裝重心選擇不當,造成偏載起吊或吊裝中心不穩,使重物脫落;吊載遭到碰撞、沖擊而搖擺不定,造成重物失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