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注安《安全生產管理》章節題:安全心理與行為
1、某企業大修期間,電工張某不慎觸電身亡,經調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張某人為將帶電線路當成了不帶電線路進行作業。據了解,事發前張某已經連續工作了12h,本人感覺已非常疲勞。張某的人為失誤屬于(??)。【單選】
A. 感知差錯
B. 判斷、決策差錯
C. 行為差錯
D. 心理差錯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常見的行為差錯的原因主要有:習慣動作與作業方法要求不符;由于反射行為而忘記了危險;操作方向和調整差錯;工具或作業對象選擇錯誤;疲勞狀態下行為差錯;異常狀態下行為差錯,如高空作業、井下作業由于分辨不出方向或方位發生錯誤行為,低速和超速運轉機器易使人麻痹,發生異常時作業人員直接伸手到機器中檢查,致使被轉輪卷入等。張某在事故發生前已經連續作業12h屬于疲勞狀態,因此其屬于疲勞狀態下的行為差錯,故C選項正確。
2、人的心理狀態對交通安全隱患的影響非常重要,不同氣質類型的司機交通事故發生率不同,下列氣質類型被認為是“馬路第一殺手”的是( )。【單選】
A. 多血質
B. 黏液質
C. 抑郁質
D. 膽汁質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交通心理學研究顯示,人的心理狀態對交通安全隱患的影響非常重要,不同氣質類型的司機交通事故發生率不同,膽汁質的人被認為是"馬路第一殺手"。多血質的人排第二。故選D。
3、某化工企業在年底的表彰大會上,安全科長上臺進行年終總結講話,在對照稿件宣讀時,由于電壓不穩,現場照明忽明忽暗,造成安全科長在朗讀時,讀錯了幾個關鍵數字,造成安全科長失誤的原因是()。
A. 感知差錯
B. 判斷、決策差錯
C. 行為差錯
D. 記憶偏差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感知差錯。人在生產中不斷接受各方面的信息,信息通過人的感覺器官傳遞到中樞神經,這一過程可能出現問題即感知出現了差錯。如信號缺乏足夠的誘引效應,無法引起操作者注意;信息呈現時間太短,速度太快,出現認知的滯后效應;操作者對操作對象印象不深而出現判斷錯覺;由于操作者感覺通道缺陷(如近視、色盲、昕力障礙)導致知覺能力缺陷;接受的信息量過大,超過人的感覺通道的限制容量,就會導致信息歪曲和遺漏;環境照明、眩光等情況使人產生一種錯覺。
4、某公司在加強員工職業心理健康管理的活動中,對員工進行了心理輔導和訪談。訪談過程中員工提出,希望得到表揚和認可,這種行為會使人感到自己有價值、有能力,能夠產生積極的工作熱情。該公司員工提出的這種想法體現了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單選】
A. 第一層次需求
B. 第二層次需求
C. 第三層次需求
D. 第四層次需求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一是生理需要,生存直接相關的需要;
二是安全需要,包括對結構、秩序和可預見性及人身安全等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三是歸屬與愛的需要,隨著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實質性滿足,個人以歸屬與愛的需要作為其主要內驅力;
四是尊嚴需要,既包括社會對自己能力、成就等的承認,又包括自己對自己的尊重。
5、某建筑施工單位發生了一起高處墜落事故,導致焊工張某死亡,經調查發現事故直接原因是張某在高處進行焊接作業時未系安全帶,失足墜落導致死亡。經深入調查發現,張某明知高處作業需要系掛安全帶,但卻經常不系安全帶。下列心理狀態中(??)是誘導上述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單選】
A. 逆反心理
B. 僥幸心理
C. 湊興心理
D. 好奇心理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人對某種事物的需要和期望總是受到群體效果的影響,在安全事故方面尤其如此。生產中雖有某種危險因素存在,但只要人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自衛能力,切斷事故鏈,就不會發生事故,因此事故是小概率事件。多數人違章操作也沒發生事故,所以就產生了僥幸心理。張某明知高處作業需系掛安全帶,但卻經常不系,以前也未發生事故,因此導致張某產生了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