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春運將至,11部門帶來好消息,做好安全工作要落實這四項要求!
今年春運將于2月1日開始。8日,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在北京召開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工作部署,帶來諸多好消息:遏制部分網站的惡意搶票行為,“復興號”繼續擴圍、高速公路小客車免費通行、試點返空臨客票價優惠、嚴懲失信行為保障旅途安全等。
“著力治理安全隱患”被列為今年春運交通運輸工作的重中之重。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等9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全力做好2018年春運工作的意見》,要求全力做好2018年春運工作。
其中,對于做好春運安全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從嚴從細從實,全力保證春運安全
嚴格落實安全責任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終把安全生產作為春運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增強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以及“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總體要求,狠抓企業主體責任、屬地和部門監管責任以及各級領導責任落實,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安全責任體系。
全面排查整治隱患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組織開展春運安全大檢查,督促企業對運輸線路、場站設施、運輸設備、管理制度、從業人員等全面開展隱患排查,嚴禁技術狀況不達標的設施設備投入春運,嚴禁逾期未檢驗、逾期未報廢的客運車輛和逾期未審驗、逾期未換證、記滿12分的營運駕駛人參加春運。
要廣泛采取“四不兩直”“雙隨機”等方式,深入一線,深查問題,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對檢查出的問題和隱患要立改立糾、抓住不放、舉一反三。
對重大隱患要建立臺賬,逐級掛牌督辦,嚴格整治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對拒不整改或多次整改不到位的企業,要納入安全生產“黑名單”并向社會公布,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扎實抓好安全生產和防范
各運輸企業要全面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源頭防范和風險防控,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鐵路運輸企業要加強線路養護和機車、客車的檢查整修,狠抓作業標準化,確保設備運行穩定可靠。
道路運輸企業要嚴格落實車輛運行狀態下不間斷動態監控制度,嚴格執行長途客車凌晨2-5時停車休息或接駁運輸制度,堅決杜絕“三超一疲勞”“客貨混裝”和非法營運等違法違規行為;要提前組織初次參加春運的駕駛人特別是客運包車駕駛人,熟悉運營線路及沿線路況,掌握事故多發點段,防止因道路不熟引發交通事故。
水運企業要深入落實旅客運輸實名制管理規定,實名售票,實名查驗登船;加強對所屬船舶的安全管理,嚴格遵守客船抗風等級要求和惡劣天氣條件下禁限航規定;加強通航建筑物安全防范,嚴格落實船舶過閘安全檢查。
民航單位要扎實做好飛行安全、地面安全、空防安全、危險品運輸等航空安全工作。
車站、機場、碼頭要嚴格執行安檢制度,防止夾帶“三品”進站(場);全面優化旅客進出場站線路和乘降組織,嚴防出現旅客擁擠踩踏事故。
緊盯重點和薄弱環節
要督促道路運輸企業加強“兩客一危”重點營運車輛動態監控,及時提醒和糾正駕駛員交通違法違規行為。
強化旅游包車監管,依托包車信息管理系統,嚴格包車標志牌審批管理。農村地區要依靠鄉鎮基層組織,發揮“兩站兩員”作用,及時勸導和糾正超員載客、貨車違法載人、酒后駕駛等違法違規行為,嚴防發生群死群傷事故。
要嚴格落實三級以下達不到安全通行條件的山區道路禁止夜間通行客運車輛的制度。
購票更容易——擴充互聯網售票能力,遏制惡意搶票
購票一直是春運的焦點。近些年,鐵路大力發展互聯網售票,不斷推出增值服務,消除了徹夜排隊的現象,購票體驗有了顯著提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進一步擴充互聯網售票系統服務能力,提高系統穩定性和處理速度;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旅客個人囤票現象,遏制部分網站的惡意搶票行為;進一步采取價格約談等手段,限制大幅加價購票、搭售購票等服務行為;進一步打擊倒票、制售假票、冒充12306網站售票等行為,維護正常售票秩序。
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李文新表示,密切跟蹤監控微信支付、列車車補、車站到補掃碼支付、驗證碼優化等服務功能的運用情況,對售票系統24小時實時監控,及時協調解決各類問題;開展打擊倒票“獵鷹-2018”戰役,實施購票行為風險防控等措施,有效防范各類惡意搶票插件。
高鐵出行覆蓋更廣——“復興號”擴圍、蜀道不再難
今年,預計全國鐵路春運發送旅客3.88億人次,同比增長8.8%,日均971萬人次。隨著高鐵路網覆蓋面積更廣,今年春運將有更多旅客能享受到高鐵直達的便利。
據李文新介紹,春運期間,將統籌高鐵和既有線通道能力,優化客車開行結構,梯次啟動基本、應急方案,最大限度用好春運能力,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其中,蘭渝、西成高鐵等新線開通使“蜀道不再難”成為現實,高密度開行動車,更好地滿足出入川、渝地區的客運需求,這些地區運力緊張的狀況將顯著改善;此外,備受矚目的“復興號”也將在春運期間繼續擴大開行范圍,有更多小伙伴將在返鄉途中一睹“復興號”風采。
出行方式更智能——12306小程序啟用、民航強化自動識別技術
“運輸企業要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新要求,充分利用各類手機APP、微信等手段,提供班次計劃、換乘時間、延誤預警等信息,便于旅客合理規劃并及時調整出行方案。”連維良說。
事實上,“互聯網+”的出行方式已成為今年春運的一大亮點。
2017年12月26日起,12306新增微信通知方式。旅客綁定微信號,即可在微信內接收購票、改簽、退票等行程通知;同時,鐵路將在自主實名制核驗閘機、互聯網訂餐、常旅客服務計劃等多方面提升智能服務品質。
公路方面,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介紹稱,要充分發揮ETC系統全國聯網優勢,加強公路收費站管理,提高車輛通行效率。
民航方面,中國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也強調,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渠道、自動識別等信息技術手段,提升信息服務水平,向旅客提供便捷服務。
旅途更省時省錢——十大路段治堵、高速公路小客車免費通行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又快又省的抵達目的地是每個旅客的心愿。假期間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還將延續,為群眾乘車、自駕出行節省了不少開支;其次,鐵路也將試點返空臨客票價優惠策略。
同時,省時省力也是返鄉回城路的關鍵一環。民航局表示,去年12月份航班正常率為88.33%,創174個月以來的新高。民航局要求航企科學編排航班計劃、優化航班結構;同時航企、機場、空管和運行監控中心要加強信息共享和溝通協調,提升運行效率,加強綜合交通銜接能力。
針對往年道路交通擁堵的突出問題,尤其是京港澳高速北京市邊界到琉陶路出入口、滬陜高速安徽金寨南路出入口到小西沖樞紐等高速路10大擁堵路段以及全國重點易堵車收費站。官方提出,力爭春運高峰前治理一批擁堵較為嚴重的路段和節點,建立協同聯動機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要求簡化ETC辦理程序,加大優惠力度,提高普及率。
歸家之路更安心——嚴懲失信行為、人物安檢“全覆蓋”
“著力治理安全隱患”被列為今年春運交通運輸工作的重中之重。連維良說,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企業要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交通部提出,針對長途班線、旅游包車、危險品運輸等重點領域,深入細致開展明察暗訪和專項整治;中國民航局要求機場方面認真落實冬季除冰雪的各項要求,加強人員調配,完善地面運行方案、嚴防跑道入侵;中國鐵路總公司要求加強重點目標巡查和站車重點人員核查,對進展人員和物品實行“全覆蓋”安檢,堅決將危險物品堵在站外車下。
此外,治理嚴重違法失信行為也成為共識。春運期間,公安、交通、鐵路、民航等每個部門至少要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送兩批嚴重失信名單;未按期整改到位的失信企業將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向社會公布;春運前開展信用風險預警分析,提出旅客和企業需要防范的信用風險。
——中科建安教育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