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規(guī)>新聞詳情

廣東省應急管理專家管理辦法 【自2020年12月29日施行】

發(fā)布日期:2021-03-09

編輯導語:《廣東省應急管理專家管理辦法》已經(jīng)第 29 次廳務會議審議通過,現(xiàn)予印發(fā),請遵照執(zhí)行。

廳機關各處室、直屬單位:

  《廣東省應急管理專家管理辦法》已經(jīng)第 29 次廳務會議審議通過,現(xiàn)予印發(fā),請遵照執(zhí)行。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

2020年12月29日

廣東省應急管理專家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健全行政決策和專家決策相結合的應急管理決策機制,充分發(fā)揮應急管理專家在科學預防和有效處置各類突發(fā)事件中的作用,全面提升我省應急管理能力,根據(jù)《廣東省突發(fā)事件應對條例》《廣東省突發(fā)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廣東省應急管理專家的選聘、使用、管理、調整及解聘等工作。

  第三條 廣東省應急管理專家指入選廣東省應急管理專家委員會的專家(以下簡稱“專家”)。

  第四條 省應急管理廳相關業(yè)務處室承擔專家委員會秘書處(以下簡稱“秘書處”)日常工作,負責組織、管理和服務專家。

第二章 專家委員會的組成

  第五條 專家委員會分設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及綜合管理類等 5 個專業(yè)組。每個專業(yè)組設組長 1名,根據(jù)災種、行業(yè)類別等分設若干小類。其主要職責包括:

  (一)為省委、省政府及應急管理部門提供應急管理決策咨詢服務。

  (二)對全省應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等提出全局性、戰(zhàn)略性、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

  (三)申報國家及省部級應急管理重大研究課題,開展深層次的應急管理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

  (四)參與應急管理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及發(fā)展戰(zhàn)略論證,重大項目、重大行政決策的社會安全風險評估。

  (五)參與應急指揮體系、預案體系、救援體系及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咨詢與指導。

  (六)參與突發(fā)事件的分析研判、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

  (七)參與應急管理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

  (八)參與應急知識宣教和業(yè)務技能培訓與考核。

  (九)參與應急管理相關評審、論證、監(jiān)督檢查、責任制考核、專題調研。

  (十)辦理省委、省政府和省應急管理廳交辦的其他相關工作。

  第六條 專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政治立場堅定,有大局觀,遵紀守法,無黨紀政務處分記錄或違法犯罪記錄。

  (二)熟悉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標準,具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

  (三)具有高級或以上專業(yè)技術職稱,對相關領域突發(fā)件具有豐富的處置經(jīng)驗,在同行中有較高的聲望。

  (四)堅持原則、公道正派,熱愛應急管理事業(yè),服從工作安排,按時參加應急管理相關工作。

  (五)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年齡在 65 周歲以下(兩院院士、特殊專才年齡不限,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年齡可適當放寬)。

第三章 專家的選聘

  第七條 專家的遴選遵循自愿申報和單位推薦申報相結合的原則。有關單位在專家自薦的基礎上,根據(jù)本辦法第六條的有關規(guī)定并結合本地區(qū)、本行業(yè)、本部門實際進行初審和推薦,對專家信息的真實性負責,確保推薦專家的質量。推薦外籍人士、港澳臺人士的,需同時報經(jīng)有關部門審核同意。

  第八條 秘書處匯總報名信息,經(jīng)過審核、遴選后,形成擬聘請的專家名單,并在省應急管理廳門戶網(wǎng)站公示 7 天。公示期滿后無異議或經(jīng)核實異議不成立的,經(jīng)秘書處報請省應急管理廳審定后,頒發(fā)廣東省應急管理專家聘書。

  第九條 專家實行聘任制,每屆聘期 3 年。聘期屆滿后, 由秘書處按程序組織專家換屆工作。

  第十條 專家實行動態(tài)管理。根據(jù)工作需要,由秘書處提出申請,經(jīng)省應急管理廳審定后,在聘期內可適時調整、增補專家。

第四章 專家的使用

  第十一條 邀請專家參與應急管理工作時,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專家使用單位(部門)按照需求,選擇相應專家,

  報分管領導審批后開展工作。如遇緊急任務,可口頭請示后補辦審批手續(xù)。

  (二)專家完成工作后,專家使用單位(部門)應及時記 錄、評價專家工作情況,并向秘書處反饋,秘書處將有關內容整理匯總,作為專家綜合評價依據(jù)。

  (三)專家完成工作后,專家使用單位(部門)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申請支付專家酬勞。

  第十二條 如專家委員會中無符合聘請條件的專家或符合聘請條件的專家數(shù)量不夠時,有關單位(部門)經(jīng)報分管領導審批后,可臨時指派相關專家。使用后,秘書處可按程序納入專家委員會進行管理。臨時指派的專家應符合本辦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并遵守本辦法規(guī)定。

  第十三條 其他單位需聘用省應急管理專家的,可向秘書處申請,秘書處為其提供相應服務。

第五章 專家的管理

  第十四條 省應急管理廳每年組織召開一次專家代表大會, 深度分析我省應急管理工作形勢,對我省應急管理工作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決策部署、改革措施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十五條 秘書處在省應急管理廳的指導下,建立完善多項專家管理工作制度,保障專家有序開展工作。

  (一)會商研判制度。組織專家分析應急管理形勢,對事件發(fā)展趨勢進行分析研判,提出相關對策和工作建議。突發(fā)事件處置結束后,組織專家對處置工作開展調查評估,進一步完善應急處置機制。

  (二)決策咨詢制度。組織專家參與應急管理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及發(fā)展戰(zhàn)略的可行性論證,參與應急管理方面重大科技項目的選題論證、重大建設項目的規(guī)劃設計論證、重大科技成果的審查評價。鼓勵專家及時研究和掌握相關領域科技發(fā)展新動態(tài),及時向省應急管理廳提供科學決策建議和咨詢意見。

  (三)課題調研制度。專家發(fā)揮技術和資源優(yōu)勢,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熱點、難點問題的重大課題,經(jīng)秘書處審議后組織實施。重大課題調研成果由秘書處印制成冊,報送省領導、省應急管理廳及各地級以上市應急管理局,并推薦在權威網(wǎng)站或刊物上刊登、交流。

  (四)宣教培訓制度。組織專家進企業(yè)、進農村、進社區(qū)、進學校、進家庭指導普及應急避險知識,參與相關業(yè)務知識、技能培訓及應急演練活動。必要時,組織專家在處置突發(fā)事件過程中為公眾答疑解惑,及時向公眾傳遞權威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五)工作報告制度。專家按計劃完成相關工作任務后,形成書面報告的,應及時報送專家使用單位(部門)和秘書處。以專家委員會名義開展工作所形成的研討意見、評審結果和論證結論等,應及時報送專家使用單位(部門)和秘書處。

  (六)綜合評價工作機制。秘書處實時掌握專家的工作實績、專業(yè)發(fā)展和使用情況,如實記錄專家參與應急管理工作的次數(shù)、表現(xiàn)情況和使用單位評價等內容。對工作積極、成效顯著、貢獻 突出的專家給予表彰或獎勵,并在課題申請方面提供便利。

  (七)信息通報制度。秘書處將專家履職情況書面報送省應急管理廳,并視情況通報有關部門及相關專業(yè)組。發(fā)生突發(fā)事件時,秘書處視情及時通報相關領域專家。

  (八)工作保密制度。專家參與突發(fā)事件現(xiàn)場處置或接受委托開展重大課題研究、重大專題調研等應急管理活動時,應遵守相關保密規(guī)定。違反有關保密規(guī)定的,一經(jīng)查實立即取消專家資格;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責任。

  第十六條 工作紀律

  (一)專家接到省應急管理廳通知后,無特殊情況,應及時趕到指定地點或事發(fā)現(xiàn)場,及時為應急管理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二)嚴格遵守專家回避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本人是專家服務事項的當事人或當事人的近親屬的;本人或近親屬與專家服務事項有利害關系的;當事人與專家服務事項有其它關系,可能影響公正結論的;其他需回避的事項。

  (三)未經(jīng)許可,不得公開發(fā)表或在文章中引用以專家委 員會名義形成的有關調研報告、評估意見、研究成果、學術論文、論證方案等內容。

  (四)未經(jīng)批準,不得以省應急管理專家名義組織或參加各類活動。

  第十七條 專家享有以下權利:

  (一)執(zhí)行委派任務時,有權要求進入現(xiàn)場調查、調閱有關文件或技術資料、參加有關會議、詢問有關人員情況等。

  (二)對在執(zhí)行委派任務中發(fā)現(xiàn)的有關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有權向應急管理部門舉報。

  (三)執(zhí)行委派任務時,有權獨立做出政策咨詢、技術審 查結論或鑒定意見,不受任何單位或個人干預。

  (四)按有關規(guī)定獲得勞動報酬。

  第十八條 專家應履行以下義務:

  (一)接受委托參與應急管理工作時,應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工作紀律,恪守職業(yè)道德。

  (二)依據(jù)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客觀公正、實事求是開展工作,并對本人工作成果負責。

  (三)遇有突發(fā)事件或其它緊急情況,接受省應急管理廳委派,按時趕到突發(fā)事件現(xiàn)場提供技術服務,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緊急調遣。

  (四)依照程序,按時開展和完成委派任務,完成任務后, 及時提供任務有關材料。

  (五)及時更新個人專業(yè)成果和信息。

第六章 調整解聘

  第十九條 專家在聘期內如有以下情形之一并經(jīng)核實后,可予以解聘:

  (一)因身體狀況、工作變動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履行專家職責。

  (二)因工作不負責任、違反科學規(guī)律、違背客觀事實,

  導致向有關方面提供有失公允或錯誤的意見結論,造成嚴重后果。

  (三)無特殊理由,接到省應急管理廳的緊急通知但拒不參加突發(fā)事件會商預測、風險評估、分析研判、應急處置等工作,累計 2 次。

  (四)無正當理由,不接受省應急管理廳指派任務,或受邀而不參加相關活動,累計 3 次。

  (五)一年內累計 3 次無法取得聯(lián)系。

  (六)以省應急管理專家名義從事不正當活動。

  (七)受到黨紀政務處分或刑事處罰。

  (八)嚴重違反本辦法有關工作紀律。

  (九)違反本辦法有關工作保密制度。

  (十)其他原因需要解聘。

  第二十條 確實需要在聘期內增補、調整或解聘專家時,由秘書處按程序辦理。

  第二十一條 聘期內被解聘的專家,推薦單位應收回其聘書并交回秘書處。秘書處將視情況予以通報,并在省應急管理廳門戶網(wǎng)站進行公告。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二條 秘書處負責組織安排專家的日常活動,開設專門的郵箱,建立健全專家聯(lián)絡“直通車”機制。

  第二十三條 省應急管理廳通過申報專項資金項目,為專家開展專題研究、專項調研、學術交流、技術合作、科普培訓等活動提供保障。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按有關財務制度執(zhí)行。

  第二十四條 專家所在單位、委托單位應支持專家開展應急管理相關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

第八章 附 則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由省應急管理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湖北省尾礦庫閉庫銷號管理辦法(試行)【?自2021年1月19日實施】

下一篇:職業(yè)衛(wèi)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无码熟妇人妻av|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丰满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一高潮| 亚洲中文无码mv|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免费无码肉片在线观看| 亚洲桃色AV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无码|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9|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冲 | 无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