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
危險化學品涉及行業領域廣、鏈條長,安全風險大、治理任務重。為有效防范化解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國務院安委會印發《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方案》,明確提出兩大類突出問題和四個環節的重大安全風險。
各地結合危化品領域特點,細化本省份方案,力圖通過壓實安全責任,嚴格監管執法,強化信息支撐,完善工作機制,著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壓實監管責任 提升人員能力
《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強調,加強安全監管統籌協調,嚴格落實部門監管責任。
江蘇、四川、天津、寧夏、廣東等省份設立省級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協調解決危險化學品安全重大問題, 并成立危險化學品安全專業委員會專家組。
一些省份將此次危化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與本省份的特色做法相結合,壓實監管責任。四川省自2019年6月開啟安全生產“清單革命”,著力解決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此次,四川省明確將全面落實《省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任務清單》,確保負有危化品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責任落實到位。2021年,山東省出臺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總監制度實施辦法,明確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裝卸單位應設置安全總監。
對危化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山東省明確,制定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總監職責清單,發揮安全總監專項分管安全生產作用,規范企業內部監督。
方案指出,一些危化品重點地區危化品安全監管執法人員中具有相關專業學歷、職業資格和實踐經驗的不到三分之一,不懂不會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針對安全監管執法力量薄弱的問題,不少省份重點部署,通過各種手段,著力解決人才不足問題。
江蘇省提出,各地可以通過招錄、選聘、購買第三方技術服務等方式,解決危化品安全人才短缺問題;組織危化品安全監管和執法人員到大型化工和危化品企業進行實訓。
天津市提出,通過公開招考、調任、遴選等方式補充具備較強危化品監管能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制定危化品安全監管人員系統性、模塊化、階梯式培訓大綱,推動建立培養培訓基地和現場教學點。
浙江省明確了具體目標,通過嚴把人員進入關,統籌調配專業力量,到2022年底,市、縣應急管理部門及化工園區、危化品儲存量大的港區危化品安全監管執法人員中具有安全生產相關專業學歷和實踐經驗的不低于在職人員的75%。近年危化品產業轉移項目承接地區大多相對落后,項目轉移后,與項目相匹配的從業人員、執法人員并沒有轉移,從業人員、執法人員數量不足、整體素質不高的問題更加突出。
針對此類問題,寧夏回族自治區明確,通過聘用技術檢查員、第三方專業機構等措施,配齊配強化工專業執法力量,利用現有政策,建立專業人才補充長效機制;遼寧省提出,推動各地特別是危化品儲存量大的港區、危化品重點地區提高化工安全專業背景人員比例,配齊配強化工專業執法力量,持續推動各地舉辦化工安全人才研修班,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產業工人。
聚焦化工園區 人防技防并舉
化工園區是重大危險源聚集地,一旦發生火災、爆炸、泄漏等事故,極易發生連鎖事故。
當前,一些化工園區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企業無序聚集成園、因企設園,功能分區不合理,基礎設施不完善等諸多問題。方案明確,推動各地區落實“一園一案”整治提升方案,深入開展“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試點等措施,提升化工園區的本質安全水平。
各省份紛紛開展化工園區復核認定,并明確時間表和目標。浙江省明確,到2022年6月底,全省化工園區降為一般風險或較低風險;山東、寧夏、吉林、遼寧等省份則明確,2022年底前,化工園區全部達到一般或較低安全風險等級。
針對化工園區缺少安全管理機構,專業監管人員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不少省份列出明確標準。
廣東省提出,國家級、省級、市縣級化工園區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業監管人員原則上分別不少于10人、6人、4人;吉林省明確,推動化工園區和內設化工園區的開發區全部配備化工專業背景分管負責人,安全管理機構化工專業監管人員比率達到75%;江蘇省提出,化工園區應單獨設立安全監管機構,配備不少于10名專職危化品監管人員并配備安全總監。企業是園區的細胞,公用基礎設施則是園區發展的根基。廣東省提出,健全完善化工園區公用工程和配套功能設施,推動安全監控和應急指揮中心、化工安全技能實訓基地等建設,配備應急救援裝備及物資。
江蘇省明確,進一步提升化工園(集中)區封閉化、特勤消防站、公共事故廢水應急池等重點工程投用水平,推進化工園(集中)區建設化工實訓基地。化工園區安全風險防范需要人防、技防并舉。此次,落實部署、推動“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試點工作開展的同時,一些省份對提升危化品安全風險數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進行了更詳細的規劃。
其中,浙江省提出,構建安全責任履責動態監測場景,開發屬地監管責任履責子場景,動態監測市、縣(市、區)及化工園區重點工作推進和日常工作開展情況;江蘇省提出,推進化工園(集中)區智慧管理平臺建設,實現特殊作業許可、智能巡檢、人員定位等基礎功能數字化;山東省則明確,深入開展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加快推進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與化工園區建設深度融合。近年來,在危化品項目轉移進程加快的同時,產業轉移承接地區事故呈上升趨勢。
此次方案特別明確開展危化品產業轉移安全風險防控專項整治。寧夏、吉林、四川等省份是化工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此次,寧夏、吉林、四川在各自方案中都明確,開展危化品產業轉移項目安全風險防控專項整治。
寧夏回族自治區還提出,對2016年以來異地轉移項目開展安全設計診斷,吉林省則明確組織市(州)開展2016年以來建設的生產、使用危化品的化工項目和化學制藥項目安全設計診斷。
緊盯運輸環節 推動信息共享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油氣管道與密閉空間、人員密集區、市政和民用管道等各類目標交叉穿越,安全距離不符合規范要求等隱患逐漸突出。
針對油氣長輸管道安全風險防控,江蘇省提出,督促油氣輸送管道企業配置管道智能化感知設備,進一步完善全省油氣長輸管道管理信息系統。
聚焦高風險區,天津市提出,對高風險區域進行全面識別,形成清單,制定完善“一區一案”,建立高風險區域安全風險管控聯動工作機制;吉林省明確,進一步完善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區等高風險管段安全風險評價,完善管道沿線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安全評估和修復治理等安全防控措施。
廣東省則從部門聯動角度提出,加強油氣輸送管道發展規劃與國土空間、交通運輸等其他專項規劃銜接。2020年6月13日16時41分,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境內沈海高速公路溫嶺段溫嶺西出口下匝道發生一起液化石油氣運輸槽罐車重大爆炸事故。事故折射出當前危化品運輸領域存在的諸多問題。方案指出,當前危化品交通運輸環節存在危化品車輛專用停車場建設進展遲緩、車輛動態監控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等諸多安全風險。針對這些問題,江蘇省提出,制定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停放區域建設標準,同步探索在高速公路建設專屬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停車區,同時推廣應用危化品貨主(碼頭)高質量選船機制,對航行省內的危化品運輸船舶安裝動態監控系統;浙江省明確,加快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停車場規劃建設,實現港區、化工園區及其他重點區域停車場地和停車需求基本匹配。
一些省份強調打破部門信息壁壘,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危化品交通運輸環節風險的防范。天津市提出,利用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研究確定危化品車輛事故重點路段,深入查找道路存在的安全隱患;四川省明確,推動應急、交通運輸、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實現危化品監管信息共享。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