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
今年六月,在全國安全生產大檢查、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和全國“安全生產月”期間,化工行業接連發生三起亡人事故,嚴重沖擊人民群眾安全感,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影響惡劣。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精神,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各行業領域安全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舉一反三”是近幾年各類安全檢查后對企業提得最多的隱患排查整改的要求。但實際上,很多企業并沒有很好理解這四個字,不知道如何舉一反三。
作為國務院安委辦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的工作秘書,筆者發現,很多企業都不會舉一反三整改隱患。比如,在第二輪指導服務工作中,某企業粗苯的取樣未采用密閉取樣系統,專家在第三輪復查時發現企業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整改,但是另外一套裝置的粗苯取樣還是沒有采用密閉取樣系統。這種整改方式不用說“舉一反三”,連“舉一反一”都算不上。那到底如何舉一反三整改隱患呢?
舉一反三整改隱患要從安全管理方面分析隱患存在的原因
企業的制度是員工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是企業的“法”。從安全管理上查找根源,企業就要分析制度有沒有盲點、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有職責交叉的情況,分析宣傳教育培訓是否到位、員工履職是否到位。
若是因制度制定有盲點導致的安全隱患,企業需要根據實際對安全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完善,讓制度為企業生產安全護航。若是因宣傳教育培訓不到位,導致員工不能識別、整改隱患,那就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將其他類似的、衍生隱患的防范及處置方法作為培訓重點,讓員工掌握排查和整改隱患的技能。若是因員工履職不到位導致的隱患,則要強化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并制定嚴格的責任制考核獎懲機制。
舉一反三整改隱患要從人的思想方面分析隱患存在的原因
事故隱患泛指生產系統中可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其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隱患整改就必須要查人,要分析企業管理人員和一線員工的安全意識,對安全意識不強的員工進行針對性的培訓。
舉一反三整改隱患要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
企業生產中隱患的產生不可避免,隱患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隱患排查治理更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單憑一個人或幾個人是不會有好的成效的。《“十四五”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規劃方案》中提到“把企業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作為重點”,危化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也一直強調企業要建立隱患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企業必須建立覆蓋全員的、科學有效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才能使隱患得以及時被發現治理,以保障企業生產的安全穩定運行。
因此,建議企業在整改隱患前先評估一下,從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識別是否到位、教育培訓是否到位、專業技術人員履職是否到位、制度是否有漏項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逐條制定改進措施和整改方案。對于不理解如何改的,先查標準規范,或者咨詢專家、原設計單位,明白整改要求后再整改。在整改過程中如需對工藝、設備改變原設計、參數,增加或減少設置等,一定要按企業變更管理程序執行,尤其是要做好風險評估。對于記錄、票證的填寫,現場執行等問題的整改,可通過完善制度、規程、培訓等方式進行,不能在查出問題的記錄、票證上直接修改。
比如本文提到的粗苯密閉取樣系統的整改,首先對照標準規范查找設置密閉取樣系統的具體要求,再查找設計文件看設計的時候是否有密閉取樣系統的設計,若沒有應該聯系有相應的設計資質的設計單位對取樣系統進行設計變更,并按企業變更管理程序對現場進行整改。整改驗收后修訂相應的管理制度、P&ID圖紙和操作規程,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在舉一反三方面,應該排查全廠所有裝置中粗苯的取樣點進行整改,而且應再對照標準規范中設置密閉取樣系統的要求,對其他應該設置密閉取樣系統的介質的取樣點進行排查整改。
總之,舉一反三整改隱患對企業來說首先要建立制度、明確責任,在人員、資金等方面給予保障。其次,要解決人的問題,用培訓教育的方式讓員工知道什么是隱患、怎么查隱患、怎么改隱患。最后,通過隱患整改工作的不斷積累,不斷完善管理制度,不斷提高人員安全生產意識和專業技能,建立隱患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
來源: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