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子們,準備考安全工程師的你們,在刷 2021 年試卷的時候,是不是被那些易混淆的知識點搞得暈頭轉向?一會兒這個概念,一會兒那個定義,感覺長得差不多,可答案卻天差地別。別慌,今天就來幫大家理一理,教你怎么辨析這些讓人頭疼的易混淆知識點,輕松備考。
安全工程師2021試卷易混淆知識點
一、法規科目易混淆知識點及辨析
法律責任的區分:在 2021 年安全工程師法規試卷中,不同法律法規對于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規定容易混淆。比如《安全生產法》和《消防法》中,對一些違規行為的罰款數額、處罰方式有相似之處。要辨析這類知識點,首先要列出不同法規中類似條款的對比表格,將罰款金額、拘留天數、處罰對象等關鍵信息一一對應。像《安全生產法》中對未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的生產經營單位,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而《消防法》里對消防設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標志的配置、設置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單位,責令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通過這樣直觀的對比,就能清晰區分不同法規的要求。
法規適用范圍:不同法規的適用范圍也容易搞錯。例如《特種設備安全法》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特種設備和危險化學品在生產、運輸、使用等環節都有各自的管理法規,但部分場景存在交叉,容易混淆。這時候,要深入理解法規制定的背景和目的,明確特種設備主要針對鍋爐、壓力容器、電梯等設備,而危險化學品側重于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同時,結合實際案例分析,比如一個化工企業,哪些環節適用《特種設備安全法》,哪些適用《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這樣就能加深對適用范圍的理解。
二、管理科目易混淆知識點及辨析
安全評價方法:安全評價方法眾多,在 2021 年試卷中,諸如安全檢查表法、故障樹分析法、事件樹分析法等,它們的原理、適用場景和優缺點很容易混淆。對于這些方法,要制作思維導圖,梳理每種方法的關鍵步驟和適用條件。比如安全檢查表法適用于對熟悉的系統進行檢查,通過列出檢查項目和標準來查找隱患;故障樹分析法是從結果找原因,適用于分析復雜系統的故障原因。通過對比思維導圖,能快速分辨不同方法的差異。
安全管理制度: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中,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檢查制度等,它們的內容和作用容易混淆。辨析時,要從制度的核心目的出發,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崗位的安全職責,安全操作規程是具體操作步驟和安全要求,安全檢查制度則是關于檢查的計劃、實施和整改等規定。可以結合企業實際運營流程,理解每個制度在其中的作用,像在生產車間,操作人員按安全操作規程作業,各層級人員依據安全生產責任制履行職責,安全管理人員按照安全檢查制度進行檢查。
三、技術科目易混淆知識點及辨析
電氣安全參數:在電氣安全部分,2021 年試卷中涉及到的電壓、電流、電阻等參數的安全范圍和作用容易混淆。比如安全電壓和安全電流的數值,不同環境下的要求不同。要辨析這些參數,制作記憶卡片,將不同參數的定義、數值、適用環境等寫在卡片上,隨時拿出來復習。例如,一般環境下,安全電壓是 36V 以下,而在特別潮濕場所,安全電壓為 12V 以下。
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各種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如防護欄、防護罩、聯鎖裝置等,它們的功能和適用設備容易混淆。要實地觀察不同機械設備的防護裝置,或者查看相關的機械設計圖紙,了解每種防護裝置的安裝位置和作用原理。比如,防護欄主要用于防止人員靠近危險區域,防護罩用于隔離機械設備的運動部件,聯鎖裝置則是確保設備在安全狀態下才能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