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注安的人都知道,案例題是塊硬骨頭——題干長、問題刁、得分難。更扎心的是,明明知識點都會,一寫答案就變成“流水賬”。今天咱們直接上干貨,送你三套案例題答題模板,考場直接“套公式”,省下時間跟難題死磕。
模板一:原因分析類題目——直接+間接+根本,三層邏輯穩拿分
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最愛考“事故原因分析”,這類題有個萬能公式:直接原因→間接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找案例中的“現場違規操作”。比如“工人未佩戴防護用品”“設備安全閥失效”。
間接原因:揪出“管理漏洞”。比如“安全培訓流于形式”“隱患排查未閉環”。
根本原因:上升到“企業主體責任”。比如“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文化缺失”。
舉個例子:
題目問“化工爆炸事故原因”,答案框架:
直接原因:反應釜超壓未泄壓(設備故障)+ 操作工違規開閥(人為失誤)。
間接原因:交接班未檢查設備狀態(管理漏洞)+ 應急預案未演練(準備不足)。
根本原因:企業重生產輕安全(理念錯誤)+ 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虛設(體系失效)。
注意事項:
每層原因寫1-2條,別堆砌。
必須結合案例,別空講理論。
模板二:措施類題目——技術+管理+應急,三維覆蓋不丟分
“提出整改措施”這類題,用技術措施→管理措施→應急措施的框架,像搭積木一樣覆蓋所有得分點。
技術措施:針對“硬件”問題。比如“更換防爆設備”“安裝泄漏報警裝置”。
管理措施:針對“軟件”問題。比如“完善巡檢制度”“建立隱患臺賬”。
應急措施:針對“突發情況”。比如“定期演練應急預案”“配備應急物資”。
舉個例子:
題目問“如何防止高處墜落”,答案框架:
技術措施:安裝防護網(硬件)+ 使用安全帶(個體防護)。
管理措施:開展防墜落培訓(意識)+ 高處作業審批制(流程)。
應急措施:配備急救箱(物資)+ 演練墜落救援(預案)。
注意事項:
措施要具體,別寫“加強管理”這種空話。
按“技術-管理-應急”順序寫,邏輯更清晰。
模板三:法規類題目——法條+案例,雙向結合拿滿分
遇到“企業違反了哪些法規”這類題,用法條編號+案例對應的公式,讓答案像“法律文書”一樣嚴謹。
寫法條:直接寫“《XX法》第X條”。比如“《安全生產法》第49條”。
扣案例:補一句“案例中企業未設置警示標志,屬于違法行為”。
舉個例子:
題目問“企業未開展安全培訓是否違法”,答案框架:
法條:《安全生產法》第28條明確規定“企業必須開展安全培訓”。
案例:本案中企業未組織新員工培訓,違反法條要求。
注意事項:
法條要精準,別寫“根據相關法律”這種模糊表述。
案例對應要簡潔,別復述整個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