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頂板災害防治技術
第二節頂板災害防治技術
考點二:井巷支護及維護技術(考頻 3 次)
井巷支護是掘進工作面和井巷防治地壓災害事故的主要技術手段。井巷支護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錨桿支護、錨噴支護與錨注支護
1.錨桿支護
錨桿支護是單獨采用錨桿的支護。掘進后即向巷道圍巖鉆孔,然后在孔中安裝錨桿,目的是使錨桿與圍巖共同作用進行巷道支護。
常用的錨桿支護的作用機理如下
(1)懸吊作用:錨桿將頂板較軟弱巖層懸吊在上部穩定巖層上,增強軟弱巖層的穩定性。
(2)組合梁作用:如果頂板巖層中存在若干分層時,錨桿可將各巖層組合到一起,形成較厚的巖層,從而增加巖層的強度和抗破壞能力,避免巖層間水平滑動和出現離層現象。
(3)組合拱作用:在拱形巷道圍巖的破裂區中安裝預應力錨桿,從桿體兩端起形成圓錐形分布的壓應力區,各錨桿形成的壓應力區相交,在巖體中形成一個壓縮帶,即壓縮拱,壓縮拱內的圍巖受力狀態得到改善,強度提高。
(4)圍巖強度強化作用:錨桿與錨固的圍巖形成統一承載體,錨桿的作用是改變圍巖的應力狀態,增加圍壓,從而提高圍巖的承載能力。
(5)最大水平應力理論:錨桿可以沿軸向限制巖層的膨脹,并限制巖層的剪切錯動。
(6)松動圈支護理論:錨桿支護的作用是限制圍巖松動圈形成過程中碎脹力所造成的有害變形。
2.錨噴支護
錨噴支護又稱噴錨支護,是聯合使用錨桿和噴射混凝土或噴漿的支護。從廣義上講可以將除錨桿支護以外的其他與錨桿聯合的支護形式都納入此范圍,如噴漿支護、噴混凝土支護、錨網支護、錨噴網支護、錨梁網(噴)支護等。錨噴支護可以阻斷暴露巖層與空氣(主要是水)的接觸,對遇水膨脹的軟巖有較好的效果,可有效減少巷道的表面位移。
通過對井巷支護及維護技術的深入學習與理解,考生將能夠掌握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技術,為應對考試中的相關題目打下堅實的基礎。中科建安將持續關注煤礦安全領域的動態和技術進展,助力考生在中級注安《煤礦安全》的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