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
一張假證網上售價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利益的背后是巨大的安全隱患——
特種作業操作證造假問題何時休
高壓電工、低壓電工、高處作業、登高架設、焊工……這些特種作業工種普遍存在于各大生產企業。從事這些工種的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才能上崗作業。
自2021年9月起,應急管理部聯合公安部開展打擊假冒政府網站制售假冒安全生產證書專項行動,截至2022年2月底,共查獲假證5萬余張,這其中,就有不少假冒的特種作業操作證。
我國多部法律法規對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違法行為處罰有明確規定。
害人害己的特種作業假證,成了不少工人“踩雷”的重災區。那么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使用假冒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目前有什么辦法解決呢?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特種作業崗位“吃香”
崗位數量逐年遞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生產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工業技術被用于生產活動中。為了與當前的生產技術相適應,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也在逐年遞增,成為我國廣大從業人員的重要部分,他們分布在各行各業的生產作業一線。
根據相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約有1500萬人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每年約有200萬人新取得證件進入特種作業崗位?!耙幻钟刑胤N作業操作證的焊工,在我們企業工資能達到7000元左右。
企業在日常運行的狀態下,的確需要大量的特種作業人員。”江西省一家啤酒生產企業的安全監管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生產企業來說,像焊工類的特種作業崗位是比較“吃香”的?!拔覀兤髽I給電工開出的工資在6000元左右,而且每年企業招聘的需求數量都是比較大的。
”山東省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經理馬女士告訴記者。持有一張小小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真的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嗎?記者在某招聘平臺官網上搜索關鍵字:焊工,發現僅這一個工種,招聘頁面就多達10頁,每頁有30家企業的招聘信息。記者搜索電工和焊工的薪酬看到基本都在5000元以上,有些企業開出的工資甚至超過了2萬元。而且,記者還發現,有些企業在招聘信息中明確標注:需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
此外,一些要求較高的企業,對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的人員還有文憑要求,比如需要高中或大專以上。但大部分企業并未注明需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對學歷也并沒有嚴格要求。
張元(化名)是浙江省某民營船舶修理民企的一名員工,從事電焊工作已有15年。他告訴記者,像他這樣從未出過事故,且有經驗的老員工,企業負責人都非常信任,開出的工資也較高。
吉林省應急管理廳專家庫成員陳井偉認為,企業招聘特種作業人員,一般都認定其應該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對于特種作業人員的文憑,陳某則認為,能通過特種作業操作證考試的人員一般具有初中及以上的文憑,而且特種作業是一項危險性較高的技術活,主要考驗的是人員的技術能力和安全意識強不強。
利益驅動巨大
不法商家賣假證
特種作業人員需求量大,崗位多,這就讓一些不法分子動了心思。日前,江蘇省江陰市抓獲一起偽造、販賣假證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40名,繳獲假證4.8萬張;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偵破一起偽造、販賣特種作業假證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繳獲假證3000余張;云南省開遠市抓獲一個偽造、販賣假證的犯罪團伙,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4名,繳獲假證100余張。
應急管理部相關人員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上述幾起典型案件性質惡劣,社會響應極壞,偽造的假證被大量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員通過非法途徑獲取,給社會治理與生產安全埋下重大隱患,可能危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給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一張假證大約能賣多少錢?為何有這么多人買呢?記者打開某購物平臺,搜索關鍵字:特種作業操作證,各家網店的售證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以一家店鋪展示的商品為例:高低壓電工證、等級技師證、2022新版高空作業證、焊工特種證、上崗工作證,售價為180元。在買家購買評價中,甚至有買家寫著:“收到了,速度還是很快的,直接掃描上面的二維碼就可以查詢,非常方便,公眾號也可以查,這回可踏實了。”
隨后,記者向該網店客服詢問。
記者:“電工證怎么賣?”
客服:“要低壓還是高壓?”
記者:“低壓。”客服:“180元?!?/span>
記者:“怎么查詢真偽?”
客服:“我們這個是小網的,官網是查不到的,我們的網站可以查,也可以用微信掃上面的二維碼查詢,應付工廠工地物業等,一般都沒有什么問題?!?/span>
記者:“這個小網站是啥?。款愃乒倬W的網站?”
客服:“嗯,我們自己的網站?!?/span>
記者:“能發我看看嗎?”
或許是察覺到了什么,該網店客服沒有再回應記者。從以上記者與網店客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該網店不僅制作、售賣假證,為了使人相信這些假證是“真的”,還制作了假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查詢系統。
江西省井岡山市應急管理局相關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與獲取真的證件有差價外,有些工人擔心自己不能通過特種作業操作證考核,或者用證情況緊急,也會出現違法買假證行為。
其實,對于特種作業操作證的使用與假證買賣,我國有多部法律法規進行了明確禁止。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三十條和第九十七條、《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第三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等。
“縮水證”“放水證”浮現
對企業安全危害更大
特種作業操作假證的出現,給安全生產工作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其實,對于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和應急管理部門執法人員來說,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真偽是比較容易辨別的。
記者采訪了多名應急管理局相關執法人員,他們都對記者表示,通過cx.mem.gov.cn這個網站或者國家安全生產考試微信公眾號就能查詢到證件的真假。
然而,一些企業的員工,雖然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也能在官方渠道上查詢到,但所持有的證件卻含有“水分”,而且,企業在知曉的情況下,協助員工考取“縮水證”“放水證”,這無疑給安全生產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隱患。
日前,江蘇省寶應縣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轄區一家企業開展突擊檢查時發現,幾名焊工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書信息在應急管理部網站可以查詢,屬于有效證書,但這幾名焊工都是寶應本地人,發證機關卻是外省應急管理部門。
面對執法人員的詢問,企業安全員謊稱,當時幾名焊工正好在外省進行安裝作業,所以就在當地考了證。后來經過執法人員又一次分開詢問,最終這幾名焊工承認通過中介到外省考試,而培訓只是在手機上刷題,等考試的時候去一下,連去帶回最多也就兩天。
這種“縮水證”“放水證”比假證更具有隱蔽性,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危害更大。
這樣的觀點也得到了陳井偉的認同。“無論是企業還是執法部門,對于特種作業證的真偽比較好判斷,通過國家正規的網站就能夠查詢。而‘縮水證’‘放水證’不能證明特種作業人員的技術和安全意識是否達標,對企業和特種作業人員來說,都是存在安全風險的。”陳井偉說。
考證、換證、復審并不難
服務保障有辦法
目前,我國大批特種作業從業者是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很多是異地就業,流動性較大??甲C、換證、復審、補證不方便,是特種作業人員的一大煩心事。
究其原因,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為6年,到期須換證,且每3年要復審一次,而此前往往需要回戶籍所在地或原發證單位所在地參加培訓、考試、復審、換證,讓很多人為此兩地奔波、大費周折。特種作業操作證此前只有實體紙版,倘若不小心丟失,只能重新補辦。
此外,受疫情影響,有些培訓機構關停,培訓、考試、復審、換證等時間不確定,企業用工出現困難,也是員工辦理假證的原因之一。
四川省某安全證書培訓機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特種作業操作崗位員工通過正規的安全操作流程培訓,增強了他們的安全防護意識,避免了他們在生產過程中一些違規的操作,糾正了他們認為安全防護無關緊要的錯誤認識,這個過程非常重要。
那么,考取一張特種作業操作證難不難呢?日前,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首個特種作業操作證考點正式投入運行,不少特種作業操作人員聽說了這個好消息,奔走相告。
很快,錢塘區首場低壓電工作業和焊接與熱切割作業復訓考試就在該考點開考,參加低壓電工作業復訓考試的操作人員有98人,合格率達96.9%,而參加焊接與熱切割作業復訓考試的操作人員有37人,合格率達89.2%??梢?,只要認真參加培訓學習,通過考試并不難。
此外,為了方便廣大從業人員,應急管理部于2021年8月出臺了新舉措,實現特種作業操作證書“跨省通辦”?!暾執胤N作業操作證的人員,可以向任意從業所在地的市(地)級以上發證機關或其委托的考試機構,提出考核申請,進行取證、復審和換證?!凶?019年印發新版特種作業操作證書后新取證(含經復審換發新證)人員,可由“國家安全生產考試”微信公眾號、應急管理部官網“特種作業操作證及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信息查詢平臺”下載電子特種作業操作證。電子證書隨時隨地免費領取,與實體證書具有同等效力。目前,全國已經建立省級特種作業考試機構32個,市地級考試機構421個,安全生產理論考點1886家,特種作業實操考點1366家,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全國特種作業考試管理體系。此外,為了讓特種作業人員通過正規渠道獲取考試培訓機構信息,合法取證,特種作業人員還可登錄應急管理部官網或國家安全生產考試微信公眾號,免費查詢附近的考試機構、考試點及培訓機構。
專家支招:要將“李鬼”甄別淘汰
持有特種作業操作假證或者“放水證”“縮水證”上崗,對企業和個人甚至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多大的危害?如何看待和分析這一現象?記者采訪了多名專家,他們都談到了一點——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北京北礦億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鑫在安全生產領域工作多年,曾跟隨應急管理部安全執法局指導組前往多地進行執法檢查和服務指導。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使用特種作業操作假證上崗,反映的是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首先,企業招聘特種作業人員就必須核查清楚人員的職業認證情況,持假證上崗就像在生產中放置了定時炸彈;其次,對于員工來說,持假證不僅害己也害人,這既是個人誠信問題,又終將對他人和企業造成損害;最后,企業使用持假證的員工,就說明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span>
?;分攸c縣專家指導服務組專家劉兵則認為,企業員工持假的特種作業證進行作業,等同于無證上崗。“企業應全面掌握特種作業崗位人員的取證情況,否則說明企業未盡到核查義務。員工持假證上崗,則是員工私自通過不正當手段和途徑購買,以假亂真,騙取上崗資格?!眲⒈f,這也說明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政策與應急管理系主任、教授詹承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持特種作業假證上崗,至少有三方面的危害。一是對無證或持假證的特種作業操作人員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危害。操作人員專業能力欠缺易發生設備和工具使用不當,實踐中,特種作業操作現場發生事故并造成作業人員傷亡的案例屢見不鮮;二是對特種設備正常運行帶來威脅,如操作人員的焊接與熱切割等特種作業能力不足,導致相關設備無法達到安全標準要求,進而留下事故隱患;三是部分特種設備隱患可能醞釀并放大形成重大安全事故,如起重機械、壓力管道、大型娛樂設施等,一旦在特種作業操作中留下隱患,就有可能在未來釀成重大安全事故。
那么該如何避免這一現象呢?
劉兵建議,一方面企業在招聘時應通過官方網站查詢證件真偽;另一方面,企業對招聘的所有員工均應按照要求開展三級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員工在崗期間,還要經常性對他們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和考核,將“李鬼”從“李逵”中甄別淘汰,杜絕無證上崗、假證上崗。
而對于企業員工使用假證、“縮水證”“放水證”的現象,又該如何治理呢?
詹承豫建議,要從“堵”和“疏”兩個維度對無證或持假證進行特種作業的行為進行治理?!岸隆本褪且獓绤柼幜P知法犯法者,對特種作業操作無證或持假證、制造和販賣假證的涉事企業及個人從嚴從重處罰,嚴肅問責,必要時根據法律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笆琛本褪且M一步簡化特種作業操作證的考核和辦證程序,讓考核內容和方式更加貼近特種作業操作實際需要,讓考核和取證的各類成本持續降低、方式更加便捷,讓更多符合要求的人員能夠取證上崗。
記者觀點
想攬瓷器活兒,需有金剛鉆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通知,對面向社會開展的與技能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相關的技術技能類培訓評價發證活動進行專項治理。人社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對媒體報道和群眾投訴舉報集中的典型問題進行調查核實處理,建立“黑名單”制度,將違紀違規培訓機構和評價機構納入“黑名單”。
人社部的這一舉措,向社會發出一個信號:要對技術技能類培訓評價發證活動實行常態化管理。我國每年約有200萬人首次取得從業資格證書進入特種作業崗位。特種作業崗位火爆的原因之一,是該崗位工資較高,而且,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比較容易就業。特種作業崗位,無疑成為生產企業的熱門崗位之一。
雖說特種作業崗位“吃香”,可是有了金剛鉆,才能攬瓷器活兒。特種作業崗位員工上崗的前提是必須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這是硬要求,也是底線。而持假證上崗,無異于無證上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有效期為6年,復審時間為3年。
言下之意,特種作業崗位員工需要每3年重新學習一次。從這一點不難看出,特種作業崗位是一個極具專業性的崗位。但往往有些人會為了利益,在沒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前提下,從事高危行業工種。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728號膠州教師公寓進行外墻整體節能保溫改造,10樓焊工作業產生的火星引燃9樓窗外堆放的聚氨酯,火災迅速蔓延最終燒毀了整棟大廈,導致58人遇難,71人受傷。
事故調查報告顯示的直接原因之一是焊接人員無證上崗且違規操作。從上述事故不難看出,從事高危工種的人,如果不懂相應技術,又不具備安全意識,就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因此,專業的事還得專業的人干。想攬“瓷器活兒”的工人,得先有“金剛鉆”。這方面,行業監管部門同樣要做好宣傳工作,讓更多的特種作業從業者明白,持證上崗的最終目的是保護員工自身的安全,也是企業消除事故隱患、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