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業職業病危害與防護
摘要: 機械制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是國家重要的支柱產業。但機械制造過程中的鑄造、鍛造、熱處理、機械加工和裝配等工藝,均存在各種職業病危害因素,同時機械制造業涉及范圍廣泛,產業工人隊伍龐大,因此機械 ...
機械制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是國家重要的支柱產業。但機械制造過程中的鑄造、鍛造、熱處理、機械加工和裝配等工藝,均存在各種職業病危害因素,同時機械制造業涉及范圍廣泛,產業工人隊伍龐大,因此機械制造業職業病危害因素對作業人員的健康影響日益突出。 危害因素 機械制造業的主要生產工藝包括:鑄造工藝、鍛壓工藝、熱處理工藝、機械加工工藝(鉆、銑、鏜、車、刨、磨等)、金屬表面處理工藝、焊接與氣割工藝、涂裝工藝和組裝。 鑄造工藝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塵、化學毒物、噪聲、振動、高溫與熱輻射、高頻電磁場和微波輻射等。模樣制造、鑄件的落砂與清理過程中產生型砂塵,澆注過程中產生金屬煙塵。用樹脂做膠黏劑制芯時可接觸酚、甲醛和氨;煤爐作業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在震實、壓實等機械設備運行中產生噪聲、振動。砂型和砂芯烘干設備、合金熔煉設備、澆筑過程中產生高溫與熱輻射。采用高頻感應爐或微波爐加熱時產生高頻電磁場和微波輻射。 鍛壓工藝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生產性粉塵、化學毒物、噪聲和振動、高溫與熱輻射。鍛造爐、鍛錘工序中加料、出爐、鍛造過程可產生金屬粉塵、煤塵和爐渣塵等。燃燒鍛爐可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鎂件時可產生氧化鎂煙。沖床、剪床可產生高強度噪聲,一般為脈沖式噪聲。加熱爐產生高溫與強輻射熱。 熱處理工藝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學毒物、噪聲、高溫與熱輻射、高頻電磁場。在滲碳、滲氮等過程中產生,如氮化過程產生氨氣、氫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在機械設備運行時產生噪聲。各種加熱爐和被加熱的工件會產生高溫與熱輻射。高頻電爐運行時產生高頻電磁場。 金屬表面處理工藝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是化學毒物。工藝過程中通常產生酸霧、堿(硫酸、鹽酸、磷酸、氫氧化鈉、二氧化氮、鉻酸鹽),有些工藝會使用氰化物、鎳化合物、鎘及其化合物、氧化鋅、氯化物、苯、二甲苯、乙二醇等化學物質。 機械加工工藝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塵、噪聲。機械加工的粗磨和精磨過程中會產生粉塵,如使用人造磨石產生三氧化二鋁粉塵、使用天然磨石則產生矽塵。機床運轉時會產生噪聲。 焊接、氣割工藝會產生紫外線、電焊煙塵、錳及其化合物、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高溫等職業病危害因素。 涂裝工藝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根據使用油漆的類型、成分產生不同的化學毒物,如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等。 職業病風險 粉塵類所致職業病主要為矽肺、電焊工塵肺和石棉所致的胸膜間皮瘤。翻砂、清砂作業崗位可發生矽肺,電焊作業崗位可發生電焊工塵肺。 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主要是職業性噪聲聾和手臂振動病。噪聲聾常見于鍛壓、沖壓操作工,但近年也有數控機床作業員發生噪聲聾的報道。手臂振動病則常見于清砂、造型崗位;化學毒物所致職業病主要有溶劑汽油、甲基正丁基酮中毒導致的周圍神經病,苯系化合物所致的職業性慢性中毒等。 此外,還可發生急性中毒。如鍋爐制造、罐裝容器制造刷漆崗位發生二甲苯中毒;澆注崗位由于通風不良、熔煉爐排風裝置故障,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焊接特殊的管件(鋅)發生金屬煙熱。 調查發現,雖然有的車間采取了全面通風,但由于未采取局部通風和凈化處理裝置,仍出現電焊煙塵、錳及其化合物超標的情況。有的車間因機械通風的位置高、未考慮有害物質的密度和凈化處理、機械通風的氣流組織不合理等原因,導致二甲苯、環己酮等化學毒物超標。有的車間由于手工落砂處及手工清砂處未采取局部通風除塵設施,導致矽塵超標。噪聲超標,則主要是因為機加工崗位用氣槍吹干切削液產生的噪聲強度過大,使用頻繁,未采取隔聲、消聲裝置。 防治措施 鑄造的矽塵、涂裝車間使用的有機溶劑、焊接車間的電焊煙塵、機加工和鍛壓車間的噪聲,是機械行業的主要職業病危害,也是機械制造業項目職業病危害的關鍵控制點。防控機械制造業職業危害,首先應合理進行車間布局,減少職業病危害交叉污染。如鑄造工序中的熔煉爐應放在室外或遠離人員集中的公共場所;鉚工和電焊、(涂)噴漆工序應分開布置。 鑄造矽塵的治理,盡量選用低游離二氧化硅的型砂,并減少手工造型和清砂作業。落砂、清砂上采用自動、密閉隔離操作等。清砂是鑄造中粉塵濃度最高的崗位,應予重點防護,如安裝大功率的通風除塵系統。實行噴霧濕式作業,防止二次揚塵。 有機溶劑危害治理,應優先選擇自動化、密閉化的設備或生產線,如數控機床帶代替普通機床,使用機器人噴漆。涂裝要盡量使用低毒有機溶劑,用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等代替高毒的苯。涂裝工藝采用上送下排的通風方式,操作人員工作位置處的風速不小于 0.8 m/s,噴漆間內的涂裝操作位置安裝水簾(水幕)、防毒排毒裝置及沖洗設施。 電焊煙塵危害治理,重在實現生產設備或生產線的密閉化、自動化。對超標的電焊崗位,可設計使用移動式焊煙除塵器,配備除塵手臂。除塵手臂體積小,過濾效率高。針對焊接工藝,可采用分層送風治理方案。在分層送風系統中,是以低速在廠房的下部分層送風,新鮮空氣直接送入工作區,同時在作業點采取輕便、高效的通風凈化裝置。 噪聲是機械制造工業中的重要職業病危害之一。噪聲控制主要包括對鑄造、鍛造中的氣錘、空壓機,機械加工的打磨、拋光、沖壓、剪板、切割等高強度噪聲設備的治理。要優化工藝操作流程,如以焊代鉚,以液壓代替沖壓,拋丸機采用自動化、隔離操作。對高強度噪聲源可集中布置,并設置隔聲屏蔽。空氣動力性噪聲源應在進氣或排氣口進行消聲處理。對集控室和崗位操作室應采取隔聲和吸聲處理。進入噪聲強度超過85dB(A)的工作場所應配戴防噪聲耳塞或耳罩。 做好防毒及應急救援措施同樣十分重要。對產生高濃度一氧化碳、氰化氫、甲醛和苯等劇毒氣體的工作場所,如某些特殊的淬火、涂裝和使用膠黏劑崗位,應制定急性職業中毒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設置警示標識,配備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 最后,職工要加強個人保護,佩戴符合國家標準的個人防護用品,企業應重視職業健康管理,開展好職業衛生檢查和教育培訓等工作。 |